
愛心捐款 /自閉兒終身學習推廣計畫
● 自 閉 兒 終 身 學 習 推 廣 計 畫 ●
小明四歲,不會說話,也不會自己穿衣服,更不喜歡和小朋友一起玩,他
每天最喜歡做的事情是把積木擺成長長一排,推倒後再排,不斷重覆…
也許現在與您無關,但這將是未來必須被正視的社會問題
【自 閉 兒 終 身 學 習 推 廣 計 畫】
計畫緣起:
自閉症是一種『廣泛性的發展遲緩障礙』,在精神疾病診斷手冊第五
版 (DSM-5)中將自閉症者主要症狀分類為兩大類型特質:(1)在社交及
溝通 缺損方面的症狀,分類為社會情緒相互性缺損、社交用的非語言溝
通行為缺損、及發展與維繫關係的能力缺損等三者。(2)在侷限重複行
為及興趣方面的症狀,除保有DSM-IV原納入的行為特徵外,首次清楚
標明「對感覺刺激過高或過低的反應性」為感覺症狀的一部分。將原本
的社交互動缺損與溝通缺損二者歸為同一大類,而侷限重複行為及興趣
本身仍為另一大類之特徵。
在日常生活當中,許多自閉症者與人談話時,眼睛較無法直視他人
的雙眼、聽覺上較無法聽的清楚或難以辨識當下自己該專注於哪個聲
音、口語與肢體表達上較無法清楚詮釋出自己的感覺或想法、對於觸覺
上有時會過度敏感或過度不敏感,我們的輕輕碰觸對於自閉症者來說可
能像刀在割的疼痛感、而肢體上較無法按照指令動作、對於3個以上連
續動作指令會有執行困難或只能重複固定行為等。如未經過適當的教
導,多會用一些不恰當的方式表達。如:發脾氣、尖叫、踢人、抓人…
等,有時無法表達情緒或需求時會出現自我傷害等行為,嚴重時亦會干
擾到自閉症者的學習甚至是生活。
而我們相信只要運用正確且正向的方式引導、提供充分的時間讓自
閉症者學習與練習、用心聆聽與陪伴,都能有效提升自閉症者的能力,
讓每位自閉症者都能安定過每一天發揮自己的潛能並能永續、有尊嚴地
被社會照顧直到走完他們的人生。
基金會在94年成立,成立之初以提供早期療育及成人的日間照顧服
務為主,包含愛肯納兒教室是透過專業的特教師資運用應用行為分析
(ABA)一對一的教學,提供學齡前的自閉兒每年5000∼6000小時長期
性的早期療育服務,有效改善了自閉兒的行為問題。我們在98年成立
愛肯樂活工場,以生產手工養身饅頭為主,提供12位自閉症者青年一
個庇護性就業的場域,讓無法獨立就業的自閉症青年可以發揮自身的產
能來獲取報酬,並逐年提升就業者薪資。基金會分別在101年成立星扶
工坊,對無法進入庇護性就業服務場所之自閉症青年,提供以作業為
主,休閒文康相關活動為輔的日間作業設施服務,協助自閉症青年融入
社區並培養就業能力及態度。本會在103年12月成立北台灣第一所成人
日間照顧中心慈祐發展中心,成人服務的擴展漸趨完整。
本會深耕自閉症者服務多年,透過服務的過程,本會得以接觸到數
以百計的家庭,發現自閉症者因本身的障礙缺乏許多學習及參與社會的
機會,家庭更承受外人難以想像的壓力。孩子入學後主要由教育資源承
接,自閉症者及家庭除了學校之外,更加不容易找尋到其他專業的服務
及照顧資源。故本會自96年起開辦家庭支持服務,提供自閉症者及家
庭多元化的學習機會及社會參與,並且在早期療育的推廣實施以及媒體
的推波助瀾之下,近年來有更多的自閉症的家庭在孩子更小的時候就有
服務需求,而本會也因應家庭不同的需求而發展出更多的服務內容,希
望孩子們都可以透過延續性的學習而漸漸的成長、進步。
計畫目標:
為辦理109年「自閉兒終身學習推廣計畫」方案,籌募所需經費新
臺幣:參佰萬元,希望透過早期療育的訓練課程開發自閉兒之語言表達
視覺操作、及動作訓練等技能,協助家長更為了解自己的孩子,找到
適合孩子的學習方式,將教學落實於家庭中,幫助激發自閉兒的潛能,
並以辦理小型作業所、日間照護機構、成人服務方案執行等等項目,以
推動自閉兒從小到大之各項專業及適性服務,為自閉症孩子的就學、就
醫、就業、就養等全生涯發展而努力。
勸募資訊:
【勸募文號】北市社團字第1093002392號

![]() | 109年勸募信用卡授權書 |
---|